历史的天空

8

.4分
集数: 共36集
类型:
地区:内地 年代:2004
导演:高希希

简介: 这是一个既起伏跌宕,又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抗日战争初期,麒麟山区的两个后生“英雄救美”,杀死了几个日本兵后,一路奔逃,要去投军。浑身流氓无产者习性的米店伙计姜大牙一心想去投奔吃军饷的国军;而在洛安中学接受了革命真理的富家子弟陈墨涵却执意要参加新四军。于是这两 ...[更多]

简介

历史的天空第17集剧情介绍

第17集

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 战争 临近了尾声,侵华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困兽犹斗。 高秋江的情报站已经沉寂了许久,这一天,突然又送来了日军近日将对麒麟山区发动"秋季攻势"的重要消息。这次日军进攻的矛头直指高汉英部的东南防线。 独立旅指挥部里一片忙乱。高汉英派副官飞马梅岭,请梁必达司令来舒霍埠参加紧急作战会议,共商御敌之策。不料,副官连梁必达的影子都没见到,碰了个不硬不软的钉子。 高汉英一筹莫展了,不知如何是好。副旅长文泽远对梁必达心态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这么大的事情,派一个副官前往本身就是失礼。高汉英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亲自出马,带了二百杆新枪和粮食药品等到达梅岭,要与梁必达司令重修交好,面商战事。 在讨论如何接待高汉英时,李文彬认为梁必达缺乏经验和风度,建议窦玉泉与国军方面主谈,窦玉泉一口回绝。梁必达什么也没有表示,只说早一刀晚一刀,早晚得挨这一刀,让我也锻炼锻炼吧。 在双方会见中,梁必达的身上已全然不见原先粗野的侉相,具有了新四军首长的得体举止和应有风度。这不但让高汉英折服,连随长官前来的陈墨涵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他甚至怀疑眼前这位衣着合身谈吐自如的新四军司令,是不是当年的梁大牙? 双方的会谈气氛轻松,十分顺利,获得了成功。 在整个会谈中,张普景、窦玉泉与梁必达配合得十分默契,丝毫看不出他们之间曾有严重的龃龉。 只有李文彬仍然对梁必达耿耿于怀,横竖看不惯。令他尤其不能接受的是,窦玉泉、江古碑等人在梁必达面前的表现简直就是唯梁大牙马首是瞻。尤其是江古碑,"纯洁运动"是他领导的,收拾梁必达数他最卖力,如今却一口一个梁司令如何如何,那副仰人鼻息的样子让人感到肉麻。他想挖苦江古碑几句,江古碑却低眉顺眼地当随从,跟着梁必达送国民党要员去了。 梁必达谈判的成功,加深了李文彬的气恼。他怎么看,梁必达都不像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如果这样的人成了革命的主流,那么像李文彬这样受过红色理论熏陶的职业革命者又算是什么呢? 李文彬找窦玉泉发牢骚,挖苦嘲讽,"昨天还要杀了他,今天没想到他们如此之快就同梁必达打成了一片,简直让人怀疑他们的人格!"没想到窦玉泉一本正经地批评他狭隘,有山头主义思想。李文彬深感孤立,心态愈发郁闷。他感到自己在麒麟山的处境因为梁必达的得势必然更加不顺,只能受更多的气。 为了排遣心情,在一次会议后,李文彬借口检查武委会工作,向继任陈埠县县大队长的朱预道打了个招呼,擅自绕道崔家集去会情人崔二月,倾诉苦恼。朱预道不便阻拦,派了一个班给他作警卫。 不料,获知内奸情报的日军小队半夜神速偷袭了崔家集,打死了崔二月,俘获了李文彬。 军分区领导最早得到了这骇人的消息,梁必达痛责朱预道,说谁让你放李书记去崔家集的?朱预道强辩了几句,梁必达冷笑说,李文彬要有个三长两短,我拿你是问!  梁必达不顾阻拦,立即亲率通讯排二十余骑飞驰拦截日军小队。他们在小店与敌相遇。日军不计伤亡,拼命抵抗,边打边押着李文彬跑往敌占区。 在最后关头,朱预道请求以迫击炮拦阻射击,张普景和窦玉泉也表示同意。考虑到有可能伤及李文彬,梁必达咬着牙,最终还是放弃了炮击。 李文彬的被俘使麒麟山反"秋季攻势"的作战部署陷入了危机。在抓获了出卖李文彬的内奸崔二辫子,证实这是山野大佐策划已久的一次行动后,军分区和特委领导层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几位首长忧心忡忡,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咬噬着他们的神经。 反"秋季攻势"的方案,是军分区领导会同高汉英部一起商定的,而且在营团干部会上发了预先号令。如今一个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落入敌手,无论如何会对整个作战部署有着重要影响。 参谋长姜家湖提出:"李文彬的被俘,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原先的方案要不要改变;二是要不要跟友军通气?"  窦玉泉说:"当然要通气,仗要靠两家一起来打嘛。一个同志被俘了,只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视死如归不做任何损害自己队伍的事;可是作为战斗的指挥者,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到第二种可能。所以应该做的是:一、调整部署;二、通报友军。" 张普景说:"这样的做法,基本上就是给老李判定为必然变节了。但我还是相信老李会保持一个革命者的忠诚。"  窦玉泉说:"我也愿意相信老李的忠诚,但部署还是要调整。战争是一门科学,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偿。这是在出现了被俘人员后必须特别注意的!" 自上任后一直对张普景窦玉泉等表现了极大尊重的梁必达,一直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不休。最后,他果断地说,要以最好的可能看待同志,但要以最坏的情形来看待局势。他下定决心,调整计划,将计就计,并与高汉英部及时沟通。 仅仅事隔两天,舒霍埠高汉英那里就传来了确切消息--李文彬变节了!